我似青蒿君玉树,君方绿鬓我苍颜。的解释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君难托

宋·欧阳修

我似青蒿君玉树,君方绿鬓我苍颜。

风前月下频频醉,梦里花间夜夜还。

行怕春归花落尽,病嫌秋到叶飞残。

人生自古多遗恨,我辈何须叹数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译文

我就像那不起眼的青蒿,而你却是挺拔的玉树;你正值青春年华,而我已容颜苍老,在风前月下,我们频频醉酒,梦中常常回到那花间世界,我害怕春天过去,花儿落尽,也嫌弃秋天到来,树叶凋零,自古以来,人生就充满了遗憾,我们何必为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而叹息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我”与“君”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遗憾的无奈接受,诗中“青蒿”与“玉树”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年龄差异和境遇不同,而“风前月下”与“梦里花间”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诗人以“青蒿”自喻,突出了自己的卑微与苍老,而以“玉树”喻友人,赞美了友人的美好与年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风前月下”与“梦里花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诗歌充满了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人生的沧桑,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他感受到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年龄差异和境遇不同,从而触发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通过这首诗,欧阳修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遗憾的无奈接受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