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中书落笔年,曾陪学士堵墙间。的解释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昔

唐·韦庄

辛卯中书落笔年,曾陪学士堵墙间。

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重寻绣幄鸳鸯枕,梦觉云屏寂寞时。

(注:由于“辛卯中书落笔年,曾陪学士堵墙间”这两句在韦庄的现存作品中并不完整连贯地出现于某一首诗中,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韦庄的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创作了一个包含这两句的假设性“忆昔”诗,实际历史中,这两句可能并非出自同一首诗或同一作者,此处理解为创意性重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晚期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尤善描写战乱流离中的生活情感,他也是“花间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译文

在辛卯年,我于中书省执笔记录之时,曾陪伴学士们围坐在墙壁之间。(回忆往昔)春日里,我们在柳营试马,夜晚则在虎帐中谈论兵法。(那时)我骑着玉勒雕鞍,在繁华的游冶之地穿梭,高楼之上已看不见通往章台的路。(再次寻找那绣有鸳鸯的枕头,梦醒时分,只见云屏孤寂,心中满是寂寞。

释义

此诗通过回忆往昔在中书省工作的岁月,以及与之相关的军旅生活和繁华游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感慨。

赏析

情感表达:诗人以“辛卯中书落笔年”开篇,直接点明时间背景,曾陪学士堵墙间”透露出与学士们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后文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寞,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

意象运用:“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两句,通过“柳营”和“虎帐”两个军事意象,展现了诗人曾经的军旅生涯和豪情壮志,而“玉勒雕鞍游冶处”则描绘了繁华都市的游乐场景,与后文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

语言风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境遇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可能曾在朝廷任职,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涯,但随后因战乱等原因而流离失所,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与稳定,来反衬当前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