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官居如客舍,等闲一宿两年强。的解释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道是官居如客舍,等闲一宿两年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早年漫游各地,后入朝为官,但仕途不顺,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最终在成都草堂定居,晚年漂泊于湖南一带,病逝于岳阳,杜甫的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和社会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译文

清冷的秋天,幕府井边的梧桐树疏疏落落,我独自宿在江城,夜深了,蜡烛也快要燃尽,长夜里,号角声悲凉,仿佛是自己在倾诉衷肠,天空中,月色皎洁,但又有谁能够欣赏呢?战乱频繁,音书断绝,亲朋久已失联,关塞荒凉,行路艰难,说这里是官府,却像旅馆一样冷清,随随便便地度过一夜,竟比两年还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幕府任职时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秋夜的景象、角声的悲凉、月色的无人欣赏,以及战乱带来的音书断绝、行路艰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最后一句“道是官居如客舍,等闲一宿两年强”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官居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秋夜的冷清、角声的悲凉、月色的皎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也通过“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等句,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最后一句“道是官居如客舍,等闲一宿两年强”更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居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为避战乱而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后所作,杜甫在朝廷中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贵,最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