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洲荻港何时了,南浦西山不肯来。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芦洲荻港何时了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芦洲荻港何时了,南浦西山不肯来。

孤舟独宿烟波上,满耳渔歌入梦回。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芦洲与荻港的水路何时能走到尽头,南浦与西山的美景却迟迟不肯展现在眼前,我独自一人在孤舟上夜宿,烟波浩渺之中,满耳的渔歌让我在梦中回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旅途中,面对无尽的芦洲荻港,心中期盼着南浦西山的美丽景色,但似乎总是难以触及,他独自一人在孤舟上夜宿,听着渔歌,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美景的向往,首句“芦洲荻港何时了”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境,对无尽的旅途感到厌倦,次句“南浦西山不肯来”则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南浦西山赋予了情感,仿佛它们在故意躲避诗人,后两句“孤舟独宿烟波上,满耳渔歌入梦回”则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和渔歌的悠扬,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的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多次的贬谪和流离失所,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情感世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对美景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渔歌作为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符号,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