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鸟衣缁布外无华,白锦中单分外嘉。
闲步幽林情自适,高吟清句兴何赊。
云深山色千重秀,水阔溪声万里沙。
此地人间真胜境,何须远访洞天家。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皎然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其诗作在当时颇受推崇。
译文
身着朴素的黑色外衣,没有华丽的装饰,内里却穿着洁白如锦的中单,显得格外雅致,在幽静的树林中悠闲地散步,心情自然舒畅,高声吟诵着清新的诗句,兴致悠长,云雾缭绕的深山,山色层层叠叠,秀美无比;宽阔的水面,溪流潺潺,声传万里,带着细沙的轻柔,这里真是人间难得的胜境,何必远行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洞天福地呢?
释义
“鸟衣缁布外无华,白锦中单分外嘉”两句,描述了诗人外表朴素无华,但内心纯洁高雅,以白锦中单象征其内心的纯净与美好,后文则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通过对比内外衣饰的朴素与雅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注重内心修养的高洁品质,颔联与颈联则通过描绘山林景色与溪水声,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陶醉,尾联则以反问句式,强调了此地即为人间胜境,无需远求,体现了诗人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生活中,面对眼前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己朴素的生活与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皎然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