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篱
宋·释绍嵩
竹篱茅舍自甘心,
野径幽香冷似冰。
那知竹性元薄相,
须要穿来篱外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禅意生活,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借自然之景抒发禅理与人生感悟,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
译文
竹篱笆围绕着简陋的茅屋,我对此甘之如饴;
野间小路上,竹香幽幽,冷冽如冰。
哪里知道竹子本性原就淡泊无争,
却偏偏要穿过篱笆,在篱外顽强生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篱茅舍、野径幽香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向往。“那知竹性元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两句,以竹喻人,借竹子的生长习性,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竹子虽生于篱内,却不甘束缚,努力向外生长,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赏析
此诗以竹篱、茅舍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前两句“竹篱茅舍自甘心,野径幽香冷似冰”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环境,传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后两句则通过竹子的生长习性,巧妙地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内外交困,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与表达,通过描绘竹篱茅舍、野径幽香等自然景象,以及竹子的生长习性,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