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性命轻於毛,只恐一毛犹不直。的释义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燕

唐·李商隐

梁间新燕日相亲,双双入我庐中尘。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固向鸳鸯同命鸟,暂分乌鹊失栖身。

咫尺性命轻於毛,只恐一毛犹不直。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作品多抒发个人怀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但其文学才华出众,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梁上新来的燕子日益亲近,双双飞入我的屋中,沾满了灰尘,它们衔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还接飞虫时打到了人,本来它们和鸳鸯一样是同命鸟,现在却暂时分开,像乌鹊一样失去了栖息之地,它们的性命在咫尺之间比鸿毛还轻,只怕这一根鸿毛都不值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燕子在屋中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燕子命运的同情和感慨,燕子本是自由飞翔的鸟儿,现在却困于屋中,失去了原有的自由和快乐,诗人用“咫尺性命轻於毛,只恐一毛犹不直”来形容燕子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弱小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弱小的感慨,诗中“梁间新燕日相亲”与“咫尺性命轻於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燕子命运的悲惨,诗人用“鸳鸯同命鸟”和“乌鹊失栖身”的典故,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寓意和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通过描写燕子的命运,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弱小的感慨,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感到自己的命运如同燕子一般渺小和无奈,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