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深潭
唐·贾岛
斜风细雨寒芦里,下有深潭黑无底。
云水茫茫无处寻,但见孤舟行渐远。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常有意境深远之作,贾岛的诗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他的苦吟精神和炼字技巧,被许多诗人所效仿。
译文
在斜风细雨之中,寒冷的芦苇丛中,隐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潭,潭水与云雾相连,茫茫一片,无处寻觅其边际,只能看见一叶孤舟渐行渐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深潭景象,首句“斜风细雨寒芦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次句“下有深潭黑无底”则直接点出深潭的深邃与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后两句“云水茫茫无处寻,但见孤舟行渐远”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潭的幽静与神秘,贾岛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通过斜风细雨、寒冷芦苇、深潭黑水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意境,诗中的“孤舟行渐远”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在炼字和意境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内心充满了苦闷与无奈,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寄情自然时所作,面对深潭的幽静与神秘,贾岛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于是将内心的感慨与无奈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