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泊平望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二冬冬里鼓逢逢,三当当中夜未央。
夜泊平望更点长,孤舟人语梦初醒。
作者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诗歌创作上,早期受江西诗派影响,后自成一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被誉为“一祖三宗”中的“宗”之一,对南宋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二更天的时候,鼓声咚咚地响起,三更时分夜色还未到尽头,夜晚停泊在平望这个地方,更点的声音显得格外漫长,我独自坐在孤舟上,听着人声嘈杂,从梦中初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停泊在平望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二冬冬里鼓逢逢”通过鼓声的节奏,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次句“三当当中夜未央”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后两句“夜泊平望更点长,孤舟人语梦初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停泊之地和心境,通过“更点长”和“梦初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深刻感受和对孤独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停泊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鼓声和更点的描绘,巧妙地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漫长,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诗人通过“孤舟人语梦初醒”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心境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旅途经历有关,陈与义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孤独和漂泊的深刻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次旅途中,夜晚停泊在平望这个地方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漫长,以及自己的孤独心境,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