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圩田
宋·范成大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仗儿郎筑作圩。
万顷波涛无拘束,一夫来往任风驱。
日长雨久苗方秀,云合天低水自呼。
寄语吴中诸父老,早为归去种桑榆。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政绩卓著,尤其在农业和水利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诗作以田园风光、民生疾苦为主要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是宋代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圩田原本是一片广阔的湖泊,依靠着青壮年们筑起了围堤,万顷的波涛从此不再肆意泛滥,一个人来往于圩田之间,任凭风吹雨打,日长雨久,禾苗渐渐茁壮成长,云低天暗,水声潺潺,我寄语吴中的父老乡亲们,还是早点回去种植桑树和榆树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圩田的形成和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首句“圩田元是一平湖”点明了圩田的前身是湖泊,次句“凭仗儿郎筑作圩”则说明了圩田是青壮年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圩田建成后,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人们可以安心劳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父老乡亲们回归田园生活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圩田为题材,通过描绘圩田的形成和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诗人通过描绘圩田建成后农业生产的美好景象,也寄托了他对农业丰收的期望和对农民幸福生活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在地方任职期间,当时,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在巡视圩田时,他被青壮年们筑堤造田的辛勤劳动所感动,同时也看到了圩田建成后农业生产的美好前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篇,以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生活,共同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