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的解释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李商隐

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

何意秋风吹雨过,空留明月照窗纱。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我一生如同玉树般高洁,常与蒹葭(象征平凡或微贱之物)为伴;到了晚年,春兰般的品格却与菊花(象征晚节或高洁,但此处有隔离之意)相隔甚远,没想到秋风吹过,带来了雨水,而雨后只留下明月孤独地照耀着窗纱。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玉树”与“蒹葭”、“春兰”与“菊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境遇的感慨,前半句“平生玉树伴蒹葭”意味着诗人虽才华横溢,却常处于平凡或不被赏识的环境中;后半句“晚岁春兰隔菊花”则暗示晚年时,其高洁的品质与某些人或事产生了隔阂或距离,最后两句以秋风、雨、明月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落寞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句“平生玉树伴蒹葭”以玉树的高洁与蒹葭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常遭忽视的命运,次句“晚岁春兰隔菊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隔阂感,春兰与菊花的意象虽都代表高洁,但在此处却因“隔”字而产生了距离感,象征着诗人晚年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以秋风、雨、明月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又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自然景物,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一生境遇的感慨与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