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蔷薇
宋·杨万里
为怜压架十万枝,小立傍边领新馥。
风露宵来愈峭厉,不知开尽几时休。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主张师法自然,对诗词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不乏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之作,语言平易自然,兼具幽默风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译文
因为怜爱那爬满架子、密密麻麻的十万朵蔷薇花,我轻轻地站在旁边,享受着它们散发出的清新芬芳,夜晚的风露变得更加寒冷严峻,真不知这些花儿会开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歇。
释义
“为怜压架十万枝”描绘了蔷薇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花朵繁密到几乎压弯了架子,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小立傍边领新馥”则表达了诗人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他静静地站在花旁,细细品味着花朵散发出的清新香气,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夜晚风露的寒冷,暗示了蔷薇花面临的艰难环境,以及诗人对花儿命运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蔷薇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与芬芳,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前两句“为怜压架十万枝,小立傍边领新馥”以生动的画面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蔷薇花的繁盛与芬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夜晚风露的寒冷,为诗歌增添了一丝哀愁与忧虑,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清新自然,既表现了蔷薇花的美丽与芬芳,又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花儿命运的担忧与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或隐居期间,当他看到满架的蔷薇花盛开时,被其美丽与芬芳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蔷薇花的繁盛与芬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通过描写夜晚风露的寒冷,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艰难与困苦,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命运的担忧与关怀,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手法,正是杨万里诗歌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