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暮西园杂兴
宋·陆游
江南桃李总成阴,不论少城与韦曲。
柳色春筵祗恼人,桃花风过更增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江南的桃树和李树已经长成了浓密的树荫,无论是在少城还是在韦曲,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春天的柳色和宴席上的欢乐只会让人感到烦恼,而桃花随风飘落,更增添了心中的情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桃李成荫的美景,并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复杂情感,首句“江南桃李总成阴”直接点出江南春天的特点,桃李繁茂,形成浓密的树荫,次句“不论少城与韦曲”则进一步说明这种景象在江南各地都很普遍,无论是少城还是韦曲,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后两句则通过柳色和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深刻感受,首句“江南桃李总成阴”以桃李成荫的景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次句“不论少城与韦曲”则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强调了江南春天的普遍性,后两句则通过柳色和桃花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陆游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柳色和桃花作为春日景象的代表,通过它们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春日景象的复杂感受,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江南的春天里,诗人看到桃李成荫、柳色桃花的美景,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欣赏和留恋,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