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的释义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雨愁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暮云

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

孤灯照影夜沉沉,冷雨敲窗心戚戚。

梦断江南烟水边,愁生塞北胡天侧。

明朝又是路迢迢,满目凄凉何处觅。

作者简介

李暮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见于地方志及民间诗集,其诗作风格多样,既有壮志未酬的慷慨悲歌,也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抒发,尤其擅长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表达深沉的忧思与愁绪。

译文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我毫无对策,怎样才能祈求到东方初露曙光,结束这无尽的黑暗与困扰呢?孤独的灯光下,我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夜色深沉如墨;冷雨不断敲打着窗户,我的心也随之变得凄凉而忧虑,梦中我回到了江南水乡,那片烟雨朦胧之地,醒来却发现自己仍在塞北的荒凉之地,愁绪满怀,想到明天又要踏上漫长的旅途,眼前满是凄凉景象,不知该去哪里寻觅一丝安慰。

释义

“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心情,风雨交加,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诗人感到束手无策,只能期盼黎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解脱。“孤灯照影夜沉沉,冷雨敲窗心戚戚”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梦断江南烟水边,愁生塞北胡天侧”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明朝又是路迢迢,满目凄凉何处觅”则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以及诗人对前路的无尽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风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无奈,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渴望解脱的心情;颔联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颈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尾联则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以及诗人对前路的无尽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遭遇人生低谷或旅途艰难之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诗人感到束手无策,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夜晚和孤独无助的自己,表达了对困境的无奈与对解脱的渴望,诗人也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