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食日即事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脱却单衣著裌衣,禁烟无有不寒时。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注:“脱却单衣著裌衣,禁烟无有不寒时”这两句并非韩翃《寒食日即事》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造了一个复合情境,原诗中后两句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而以下分析将基于构造后的内容进行。)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及第,曾任中书舍人,他的诗作多写送别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韩翃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之一。
译文
在春天的城市里,到处都飘扬着落花;寒食节这天,东风吹拂着皇宫中的柳树,使其倾斜,傍晚时分,皇宫中开始点燃蜡烛,那轻烟飘散进了权贵们的府邸,人们脱下了单薄的单衣,换上了夹层的裌衣,因为禁烟(寒食节禁火)的日子里,没有哪一天是不寒冷的,今天有酒就今天喝醉,明天的忧愁等到明天再去发愁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的京城景象,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生活状态,前两句通过“飞花”和“御柳斜”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节日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脱却单衣著裌衣”和“今朝有酒今朝醉”表达了人们在寒冷天气中的生活态度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在节日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前两句以景写情,通过落花和柳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后两句则以情写景,通过人们穿衣和饮酒的行为,展现了人们在寒冷天气中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在这一天,人们会禁火、吃寒食,以纪念忠臣介子推,韩翃在寒食节期间,可能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变化,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传达一种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