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刘更生》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

归来共话桑麻长,月满西窗夜未央。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一生历经坎坷,却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其画作则擅长竹石,风格独特,他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都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春风和煦的堂屋里,坐着刘更生这位学识渊博的友人,他曾在桂山求学十年,钻研那些深奥难解的文字,如今归来,我们一同谈论着田园生活的琐事,直到月上西窗,夜色未央。

释义

“春风堂上刘更生”描绘了刘更生坐在春风和煦的堂屋中的场景,暗示其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十年桂山问奇字”则表达了刘更生求学十年,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归来共话桑麻长”描绘了诗人与刘更生归来后共话田园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月满西窗夜未央”则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与刘更生共话时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更生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学问的精神,首句“春风堂上刘更生”以春风和煦的堂屋为背景,烘托出刘更生的温文尔雅和学识渊博,次句“十年桂山问奇字”则表达了刘更生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展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后两句“归来共话桑麻长,月满西窗夜未央”则描绘了诗人与刘更生归来后共话田园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快,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与刘更生的友谊和共同经历有关,郑板桥与刘更生可能是在求学或游历过程中相识相知,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坎坷,在刘更生求学十年归来后,郑板桥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怀刘更生》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