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糟床夜雨

宋·陆游

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只愁醉倒愁扶起,不怕槽头滴酒无。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试问那酿酒的糟床与屋檐滴落的雨水,雨声与酒声相比,哪一种声音更多呢?我只担心自己醉倒后难以被人扶起,却从不担心酒槽里会没有酒滴落。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雨声和酒声,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糟床,即酿酒的器具,这里代指酒;檐溜,指屋檐滴落的雨水声,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将自己对酒的痴迷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外界风雨交加,他也只关心能否继续畅饮,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以酒为伴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设问开篇,引人入胜,通过雨声与酒声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对酒的深厚情感,诗人以“只愁醉倒愁扶起,不怕槽头滴酒无”的豁达态度,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痴迷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一个热爱生活、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寻找乐趣的文人形象。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早年因力主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过着平淡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晚年退隐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个人兴趣的执着追求,在诗中,陆游以酒为伴,借酒消愁,既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坚韧与智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