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问遗才
唐·白居易
道是朝廷举廉吏,如何江海尚遗才?
空携书剑行千里,辜负云天万顷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译文
人们都说朝廷正在选拔清廉的官吏,为何在江河湖海之间还有被遗漏的人才呢?我空自携带着书剑远行千里,却辜负了这广阔无垠、云开雾散的天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质疑和不满,他认为,尽管朝廷声称在选拔清廉的官吏,但实际上仍有许多有才能的人被遗漏在江湖之间,未能得到重用,诗人自己虽然怀揣着书剑,远行千里以求施展才华,但却感到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辜负了这美好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深刻反思,首句“道是朝廷举廉吏”,以肯定的语气引出话题,但紧接着的“如何江海尚遗才?”则以反问的形式,对朝廷的选拔制度提出了质疑,这种对比鲜明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
次句“空携书剑行千里”,描绘了诗人自己远行求仕的艰辛和无奈,他怀揣着书剑,满怀希望地踏上千里征程,但结果却是“辜负云天万顷开”,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深感怀才不遇的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他深刻体会到了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不公和腐败,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产物,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朝廷选拔制度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