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迎客
唐·韦庄
风窗只怪烧花喜,雪径传呼县尹来。
笑语暖融冰未泮,笙歌缭绕梦初回。
柳条绿映池边屋,梅蕊红开竹外台。
莫负良辰美景时,且将诗酒醉楼台。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韦庄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风吹动着窗棂,只觉那烧得正旺的炉火旁绽放的花朵格外喜人;雪覆盖的小径上,传来呼唤声,原来是县尹大人到访,欢声笑语中,暖意融融,连未化的冰雪都似乎感受到了这份温暖;笙歌缭绕,仿佛从梦中醒来一般,柳条在池塘边屋舍旁绿意盎然,梅花在竹林外的亭台上红艳绽放,莫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就让我们在这楼台上,以诗酒为伴,尽情沉醉吧。
释义
本诗描绘了春日里迎接贵客来访的喜悦场景,首联通过“风窗”与“雪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由寒转暖的氛围,同时以“烧花喜”和“县尹来”点明主题,即春天的到来与贵客的造访,颔联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通过“笑语暖融冰未泮”和“笙歌缭绕梦初回”两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节日的喜庆,颈联则以“柳条绿”和“梅蕊红”为象征,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态度。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迎客的喜悦场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活动的刻画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莫负良辰美景时,且将诗酒醉楼台”两句,表达了自己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唐代诗人那种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隐居生活,在一个春日里,他迎来了一位好友或贵客的到访,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日迎客场景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那种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的情感以及他那种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