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父
宋·苏舜钦
晒网西岩人迹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黄芦苦竹空惆怅,白鸟青云自去飞。
须把碧篙摇绿净,舟人不惜水中天。
风波一任生前事,且向樽前醉落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散文家,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早年仕途不顺,后虽得范仲淹举荐,但终因政治斗争被贬,苏舜钦的诗风豪迈奔放,与当时流行的西昆体截然不同,对北宋诗风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著有《苏学士文集》等。
译文
在西岩边晒网的地方人迹罕至,前山的暮色已悄悄笼罩到柴扉之上,黄芦和苦竹徒然令人感到惆怅,白鸟在青云间自由飞翔,必须拿起碧绿的竹篙摇荡,让水面泛起层层绿色的涟漪,船夫并不吝惜倒映在水中的天空,任凭风浪如何,那是生前的事,姑且就在酒樽前沉醉于落日的余晖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宁静而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晒网西岩人迹稀”等句,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清幽与孤寂;“黄芦苦竹空惆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烦恼的感慨;“须把碧篙摇绿净”等句,则通过渔父摇篙的动作,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须把碧篙摇绿净,舟人不惜水中天”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渔父摇篙荡舟的生动场景,又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刻哲理,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舜钦被贬之后,在政治斗争中,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等人而遭到排挤和打压,被贬至偏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舜钦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