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缘王事游方外,凿齿弥天未当贤。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方外

唐·韦应物

正缘王事游方外,凿齿弥天未当贤。

云水苍茫烟霭淡,松风萧瑟暮寒添。

幽居已得逍遥趣,尘世何须问俗缘。

他日功成归故里,青山依旧伴流年。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

译文

因公务在身而游历于尘世之外,即便是才高八斗、名满天下的贤士也未必能及我此刻的心境,云雾缭绕,水面广阔,烟霭淡淡,松林在风中摇曳,傍晚的寒意悄然袭来,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我已找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尘世间那些俗事因缘又何必去挂念呢?等到将来功成名就之时,再回到故乡,那青山依旧会伴随着岁月的流逝静静地守候着我。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因公务出游而得以暂时脱离尘世纷扰,享受自然美景和心灵宁静的心境,首句点明出游缘由,次句以夸张手法表达自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中间两联描绘了游方外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感受,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赏析

本诗以游方外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诗中“云水苍茫烟霭淡,松风萧瑟暮寒添”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方外所见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相呼应,诗人通过对比“凿齿弥天未当贤”与“幽居已得逍遥趣”,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珍视。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内心却常感疲惫与束缚,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因公务出游期间,面对自然美景而心生感慨,从而创作出这首表达内心追求与向往的诗歌,通过描绘游方外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仕途的淡泊,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追求,在韦应物的其他诗歌中也有体现,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