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
宋·陆游
兀坐船中只欲眠,不如船外看山川。
风烟滚滚来无际,水色天光共渺然。
云影半开新日丽,渔歌遥和暮钟连。
人生何处无佳景,莫负此身行路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独自坐在船中只想打盹,却不如到船外去欣赏那壮丽的山川,风烟滚滚而来,无边无际,水天一色,共同构成了一幅渺远的画卷,云影半开,新日初升,阳光明丽,渔歌遥相呼应,与傍晚的钟声交织在一起,人生何处没有美好的风景呢?莫要辜负了这行走在世间的一生。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诗人在船中的不同选择——是选择安逸的睡眠还是选择欣赏外界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认为,与其在船中沉睡,不如走出船舱,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赏析
本诗以“兀坐船中只欲眠,不如船外看山川”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两种选择,并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后者的偏爱,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风烟、水色、天光、云影、新日、渔歌和暮钟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最后两句“人生何处无佳景,莫负此身行路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乘船游历于江南水乡之间,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对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的诗,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