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的释义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吟咏完毕,稍稍宽慰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可是春风虽多,诗人却不敢随便寄出给远在家乡的儿女们啊!

释义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因病罢官闲居成都时所作,诗中虽流露出了忧愁国事、壮志难酬的情绪,但基调仍是激昂慷慨的,诗的前四句概括了自己艰辛而又壮心的生平,对光阴既表示可惜、慨叹,又抱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壮志豪情,次四句从国家大事写到诗人自己的爱国情怀,最后四句回到诗人晚年生活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自然流畅,无矫饰造作之病,富有生活气息。

赏析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这两句是说,诗写成了,自己吟诵品味,其中的意思只有我自己知道;即使是大风顺风,也不敢寄给远在家乡的儿女们啊!这里,诗人以“自哦”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他深知自己的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但却不敢轻易示人,尤其是远在家乡的儿女们,因为这份深情和忧思,他们或许难以理解,更无法分担,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孤独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病中思》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春天,陆游当时正罢官闲居成都,陆游虽然被黜,但抗金之志却从未改变,他日夜思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渴望着朝廷能够挥师北伐,收复失地,朝廷的腐败和主和派的阻挠使得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陆游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苦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