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的解释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景暮望

唐·刘禹锡

暮鸦栖处古祠边,翠纱窗里忽不见。

风翻白浪花千片,只见澄江净如练。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傍晚时分,乌鸦栖息在古老的祠堂旁边,而翠纱窗内的景致突然间消失不见了,微风吹过,江面上翻涌起无数白色的浪花,此刻望去,只见江水清澈明净,宛如一条洁白的绸带。

释义

“暮鸦栖处古祠边”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的景象,古祠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翠纱窗里忽不见”则暗示了某种景象或情感的转瞬即逝,可能是指窗内之人或景因某种原因突然消失。“风翻白浪花千片”描绘了江面因风起浪的壮观景象,浪花翻滚如同千片白雪。“只见澄江净如练”则是对江面最终平静如练的赞美,体现了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暮鸦、古祠、翠纱窗、澄江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江景图,前两句通过“暮鸦”与“翠纱窗里忽不见”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哀婉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风翻白浪花千片”与“澄江净如练”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瞬息万变与最终归于宁静的过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期间,面对江景抒发内心的感慨,暮鸦、古祠等意象可能象征着诗人自身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而澄江如练的景象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超脱,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与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