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铜鉼诗
唐·皎然
到渠缄口两耳热,铜鉼在旁却饶舌。
为君更奏楚明光,夜欲归时天似漆。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当我缄口不言时,两耳却感到发热;而旁边的铜鉼(古代的一种乐器或酒器,此处可能借指某种能发声之物)却在一旁喋喋不休,为了让你更加愉悦,我再为你弹奏一曲楚地的明光曲,当夜色深沉,想要归家时,天空已经黑得像墨一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我”的沉默与“铜鉼”的饶舌,表达了一种对喧嚣世界的反讽和对宁静内心的向往,诗人以“缄口两耳热”形容自己内心的激动与不安,而“铜鉼在旁却饶舌”则暗指外界的纷扰与嘈杂,后两句通过弹奏楚明光曲和描述夜色深沉,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外部世界的冷静审视,通过“缄口”与“饶舌”的对比,诗人不仅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暗示了世俗社会的喧嚣与浮躁,而“夜欲归时天似漆”的描绘,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在世俗与宗教之间寻求着一种平衡与超脱,他既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又保持着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思想情感的交织下创作而成的,既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外部世界的冷静观察与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