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垂虹
宋·姜夔
松江未过不胜愁,过了垂虹百不忧。
自笑区区成底事,十年憔悴为诗囚。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布衣终身,却留下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还未渡过松江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一旦过了垂虹桥,百般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我自嘲自己这些年来究竟做成了什么,为了写诗,十年间憔悴不堪,仿佛成了诗的囚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变化,前两句通过“松江未过”与“过了垂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由愁转忧再至释然的心理过程,后两句则是对自己多年来为诗所累,生活憔悴的自嘲与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富有哲理意味,前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情绪的起伏,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透露出一种自嘲与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牺牲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姜夔一生未仕,生活漂泊不定,常常在旅途中寻找灵感和慰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旅途中,经过松江和垂虹桥时所作,松江是江南的一条重要水道,而垂虹桥则是松江上的一座著名桥梁,以其壮观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在旅途中,面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的变迁,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