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孝友春风软,床无黄金且青简。的释义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家风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家风孝友春风软,床无黄金且青简。

夜雨灯前共展书,几回吟啸月当轩。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其书法和绘画也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他一生坎坷,但性格豁达,其作品常反映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家风以孝顺友爱为基,如同春风般柔和温暖;床上虽无黄金满屋,却有青简(书籍)相伴,在夜雨绵绵的夜晚,我们围坐在灯前共同展读诗书,多少次在月光照耀的轩窗前吟咏高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庭和睦、注重孝友之道的家风,以及虽不富有却以读书为乐的清贫生活,首句“家风孝友春风软”点明了家风的核心——孝顺与友爱,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次句“床无黄金且青简”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淡泊名利、以书为伴的高洁情操;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在夜晚共读诗书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其精神上的富足与快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家庭的和睦氛围和个人的高洁情操,诗人通过“家风孝友”和“床无黄金且青简”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家庭美德的赞美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通过“夜雨灯前共展书”和“几回吟啸月当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读诗书、享受精神生活的美好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生活清贫的时期,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没有沉沦于物质的追求,而是坚守着对家庭美德的信仰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家庭和睦、孝友之道的珍视,以及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这种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和乐观态度的精神,正是郑板桥人格魅力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