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次韵和范景仁紫宸早谒
宋·苏辙
自笑孤踪霜叶轻,官游何幸并耆英。
朝参欲尽千门启,日转花阴万井明。
鹄立不知香案近,鸾飞应觉禁林清。
归时共指西南路,紫翠重重列象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两人并称“苏氏二杰”,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任多职,晚年退居颍州,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诗文风格质朴自然,擅长议论,与苏轼的豪放风格相映成趣,共同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
译文
我暗自嘲笑自己如同秋日里孤独的落叶般微不足道,为官游历竟有幸能与各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同行,早朝即将结束,千门万户缓缓开启,太阳升起,花影斑驳,万井(指京城中的街巷)一片光明,我们像白鹤般站立在朝堂之上,不知香案近在咫尺,仿佛鸾鸟飞翔,应能感觉到皇宫内院的清幽宁静,退朝归家时,我们共同指向西南方的道路,那里重重叠叠的紫翠山色环绕着皇宫,宛如一座座天然的屏障。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参加早朝的情景,表达了对能与朝中老臣同朝为官的荣幸之感,同时也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京城早晨的宁静美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朝廷生活的独特体验。
赏析
苏辙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朝的场景,通过“自笑孤踪霜叶轻”一句,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也暗示了仕途的艰辛与孤独,而“官游何幸并耆英”则表达了对与朝中老臣共事的荣幸与尊重,诗中“朝参欲尽千门启,日转花阴万井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朝结束、阳光初照京城的景象,富有画面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北宋朝廷的礼仪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为苏辙次韵和范景仁(范仲淹之子,北宋官员、文学家)之作,当时,苏辙与范景仁等朝中官员一同参加早朝,有感于朝廷的庄严与同事间的情谊,遂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慨,此诗不仅是对早朝生活的记录,也是诗人对朝廷生活的一种感悟与表达,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朝政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