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紫禁仙人视草闲,
宫云低到绮疏间。
鳷鹊楼前新月满,
凤凰池畔瑞烟攒。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唐代著名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王建的诗作以乐府诗著称,多写宫廷生活、民间疾苦及边塞风光,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译文
在紫禁城中,仙人般的文人悠闲地审阅着文稿,
宫中的云彩低垂,仿佛触手可及,穿过了精美的窗棂。
鳷鹊楼前,一轮新月高悬,洒下清辉,
凤凰池畔,瑞气缭绕,烟雾蒸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中的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首句“紫禁仙人视草闲”以“仙人”比喻宫中的文人,他们工作之余显得悠闲自在;次句“宫云低到绮疏间”则通过云彩低垂的景象,展现了宫廷建筑的巍峨与高耸,以及宫中生活的幽静与神秘,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廷夜景,新月与瑞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的宁静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中“紫禁仙人”的比喻,既突出了宫中文人的高雅与超脱,又暗示了他们生活的闲适与安逸,而“宫云低到绮疏间”一句,则通过云彩与窗棂的交织,巧妙地展现了宫廷建筑的雄伟与精致,后两句的夜景描写,更是将宫廷的庄严与祥和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宫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宫廷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神秘,还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以及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在唐代,宫廷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王建作为宫廷诗人,其诗作无疑是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