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梅图
宋·释绍嵩
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天寒日暮无人见,月上风清独自孤。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释绍嵩善于从日常景物中提炼诗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译文
竹子映衬着梅花,梅花又映照着竹子,这画面就像是用翠绿的羽毛编织成的屏障上,绘着一位美丽的玉妃(比喻梅花),在天寒日暮的时刻,没有人来欣赏这美景,只有清风明月陪伴着这孤独的景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与梅相互映衬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翠毛障子玉妃图”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色比作精美的画作,进一步突出了其艺术美感,而“天寒日暮无人见,月上风清独自孤”则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竹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竹映梅花花映竹”直接点题,描绘了竹梅相映成趣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次句“翠毛障子玉妃图”则用比喻的手法将这一画面比作精美的画作,进一步增强了其艺术美感,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天寒日暮、月上风清的孤寂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久远且资料有限,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测出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天寒日暮的时刻,独自欣赏竹梅相映的美景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诗中的孤寂和清冷氛围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某种心境或情感状态。
释绍嵩的这首《竹梅图》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比喻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完美结合,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