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唐·温庭筠

楚女欲归南浦,朝云欲度荆门。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与浑。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诗词兼工,尤其以词著称,是“花间派”的首要词人之一,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温庭筠的诗风清丽婉约,词则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情感细腻,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楚地的女子想要回到南浦,早晨的云雾想要飘过荆门。

碧水连天,哪里才是尽头?雨后的天空与水面交相辉映,一片清冷。

池塘中的荷花在急雨中跳跃,雨滴如同散落的珍珠,随即又聚拢在一起。

聚集成水银般的光泽,最终泻入清澈的池水中。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楚地女子的归心似箭、自然景象的变幻以及池塘荷花的动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雨珠在荷叶上跳跃、散落、再聚拢的景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赏析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是全词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池荷”为视角,通过“跳急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雨珠在荷叶上的动态美,将雨珠比作“真珠”,既形象又富有美感,进一步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而“散了又还聚”的描写,则寓意着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循环往复,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楚女的归心、云雾的变幻、荷花的动态,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温庭筠在游历楚地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所触动,从而创作出的这首富有诗意的词作,温庭筠一生游历广泛,对自然美景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感悟,这也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