秪合致君上尧舜,不应侔德止宗宣。的释义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辅臣赞

唐·陆贽

秪合致君上尧舜,不应侔德止宗宣。

唯将道化行淳俗,不独移风变古今。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贽(754年-805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贽,字敬舆,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他出身江南名族,自幼聪颖好学,学识渊博,在唐德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是德宗的重要辅臣,陆贽以正直敢言著称,其政论文章深刻犀利,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剖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你(辅臣)应当辅佐君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而不应仅仅满足于达到汉宣帝那样的德行水平,你应当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淳朴的风俗,而不仅仅是改变风气以适应古今的变化。

释义

秪合:应当。

致君:辅佐君王。

上尧舜: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

侔德:比美德行。

止宗宣:仅仅达到汉宣帝那样的水平。

道化:道德教化。

淳俗:淳朴的风俗。

赏析

这首诗是陆贽对辅臣的赞美和期望,首句“秪合致君上尧舜”直接点明了辅臣的职责和使命,即辅佐君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次句“不应侔德止宗宣”则是对辅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仅仅满足于达到汉宣帝那样的德行水平,而是要有更高的追求,后两句“唯将道化行淳俗,不独移风变古今”则进一步阐述了辅臣实现这一使命的方式,即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淳朴的风俗,而不仅仅是改变风气以适应古今的变化,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辅臣的崇高敬意和殷切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陆贽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在唐德宗时期,陆贽作为重要的辅臣,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分析,他深知辅臣的职责和使命,也深知要实现这一使命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写下这首诗来赞美和期望辅臣能够辅佐君王成为圣明君主,用道德教化来引导淳朴的风俗,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辅臣的崇高敬意和殷切期望,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