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性癖爱看山,晓坐堂中夕懒还。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诗人性癖爱看山,晓坐堂中夕懒还。

樵客归来无近远,烟霞深处是松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一生以作诗为乐,追求诗句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奇僻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诗人天生爱观赏山景,清晨坐在堂中直到傍晚也懒得回去。

樵夫无论远近归来,都经过那烟霞缭绕的深处,那里正是通往松林关隘的道路。

释义

性癖爱看山:指诗人天生就有喜爱观赏山景的癖好。

晓坐堂中夕懒还:清晨坐在堂中,直到傍晚也懒得回去,形容诗人对山景的痴迷。

樵客归来无近远:樵夫无论远近归来,都经过诗人的居所。

烟霞深处是松关:烟霞缭绕的深处,正是通往松林关隘的道路,也是诗人向往的隐逸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山景的痴迷,展现了其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首句“诗人性癖爱看山”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热爱,次句“晓坐堂中夕懒还”则通过时间的跨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景的痴迷程度,后两句则通过樵夫的归来和烟霞深处的松关,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隐居山林期间,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中,晚年更是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这首诗正是他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山林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通过描绘山景的美丽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