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奔走无停住,岸树欹斜不要扶。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无题

唐·钱珝

万顷芦花满目秋,

云山奔走无停住。

岸树欹斜不要扶,

船行自在信风流。

作者简介

钱珝,字瑞文,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官员,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钱珝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在政治上,他也曾有过一番作为,曾任校书郎、蓝田尉等职,后因战乱等原因仕途坎坷,晚年生活较为落魄。

译文

万顷芦花映入眼帘,满目皆是秋天的景色,云和山在不停地奔走,没有片刻停留,岸边的树木倾斜歪倒,却不需要人去扶持,我的小船自由自在地航行,任凭江风引领着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行舟时所见的秋日景象,首句“万顷芦花满目秋”点明了季节和景色,芦花盛开,一片萧瑟的秋意,次句“云山奔走无停住”以云山的动态形象,暗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奔波,第三句“岸树欹斜不要扶”则通过岸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末句“船行自在信风流”则借船行自在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江行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作者通过对于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思想情感,在晚唐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珝通过描绘秋日江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他通过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于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也借诗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只引用了“云山奔走无停住,岸树欹斜不要扶”两句,但整首诗在结构和意境上都是完整且和谐的,这两句诗作为全诗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作者对于秋日江行景象的描绘和对于人生情感的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