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云月吟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天阔风高霜气肃,夜深人静水声长。
山林有约归无日,人事多违梦几场。
独倚危栏心不定,数声渔笛起苍茫。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释绍嵩的作品多收录于《石门文字禅》等佛教文献中,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悠闲地看着月亮和云朵在夜空中游走,仿佛知道是云朵在忙碌地追逐月亮,而月亮也在忙碌地回应着云朵,天空辽阔,风势强劲,霜气逼人,夜深人静之时,只有水声在悠长地回响,虽然与山林有约,但归期无望;世事多变,梦想多次破灭,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心情难以平静,几声渔笛在苍茫的夜色中响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走云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忙碌的感慨,首联“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以自然景象暗喻人生忙碌,富有哲理,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纷扰,以及世事多变、梦想难圆的无奈,尾联以渔笛声作结,增添了诗歌的苍凉与悠远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首联以“闲看”与“知是”相对照,展现了诗人从悠闲到深思的转变,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奈,尾联则以渔笛声为引子,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苍凉与悠远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中的种种困境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忙碌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妥协,体现了其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