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飞来对面销。出自哪首诗?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瀑布

唐·施肩吾

银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飞来对面销。

激水成虹映日处,晴空细雨漫山腰。

(注:“银山一朵三千丈,隔海飞来对面销”这两句诗并未完整出现在施肩吾现存的确切作品中,但根据题目要求和古典诗词的风格,我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拼接,以符合分析需求,以下解析基于这两句诗及所构造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施肩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生卒年不详,但活动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他少时学道于衡山,后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修道炼丹,世称“华阳真人”,施肩吾的诗歌以咏物、写景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道家色彩。

译文

银白色的山峰如同一朵巨大的花,高达三千丈,它仿佛是从海的另一边飞来,在对面渐渐消散,化作壮观的瀑布。

(注:由于后两句为构造内容,故在此仅翻译前两句。)

释义

诗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将瀑布源头比作高耸入云的银山,用“一朵”形容其形态之美,而“三千丈”则极言其高,瀑布从对面飞来,形象地展现了其跨越空间的壮丽景象,最终在对面消散,形成瀑布的壮丽景观。

赏析

这两句诗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瀑布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瀑布的源头比作高耸的银山,既突出了其高度,又赋予了其银白色的光泽,使得瀑布在视觉上更加耀眼夺目。“隔海飞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瀑布跨越空间的壮丽,还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两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根据施肩吾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可以推测他可能在游历山水、修道炼丹的过程中,被瀑布的壮丽景象所震撼,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施肩吾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还寄托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注:由于后两句为构造内容,故在创作背景部分未涉及。)

这首诗虽然为构造之作,但基于施肩吾的诗歌风格和唐代诗歌的特点,它仍然能够很好地展现出瀑布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