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出自哪首诗?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江南·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陈沆

烟雨江南梦未醒,楼台掩映水云轻。

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古巷幽深人迹少,落花满地鸟啼清。

闲来独坐思无尽,一曲清歌忆旧情。

作者简介

陈沆(1785-1826),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授吏部主事,道光元年(1821)举顺天乡试第一,道光二年(1822)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六年(1826)病逝于京师,年仅四十二岁,陈沆才学横溢,诗文俱佳,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有《简学斋诗存》、《诗比兴笺》等著作传世。

译文

江南的烟雨仿佛让人沉醉在梦中未曾醒来,楼台在水云之间若隐若现,今日的雨仿佛还迟滞着傅岩(古代贤臣傅说的隐居之地)的景致,而我前世或许就是南朝文学家谢朓(字宣城)吧,古巷深邃,行人稀少,落花满地,鸟鸣清脆,闲暇时独自坐着思绪万千,一曲清歌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无限怀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烟雨、楼台、古巷、落花等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古代贤臣、文人的追思。“今日犹迟傅岩雨”一句,借傅岩之雨暗喻时局的迟滞与个人的不得志;“前身端是谢宣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南朝文学家谢朓的仰慕,以及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无限怀念和对古代贤臣、文人的追思,诗中“烟雨江南梦未醒”一句,既描绘了江南的烟雨朦胧之美,又暗含了诗人对往昔的沉醉与不舍,而“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两句,则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陈沆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畅,可能因此产生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古代贤臣、文人的追思,江南作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其烟雨朦胧的景致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致和追思古代贤臣、文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