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戊辰即事》,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戊辰即事
宋 刘克庄
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来迟,又是一番新景致。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实际上出自该诗的前两句,但为完整解析,此处附上全诗。)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多少年来的今天,才有这样一次相逢,古往今来又有谁能与我此刻的兴致相同呢?烛光摇曳映红了夜色将尽的天际,刚刚从酒醉中醒来,心情慵懒,酒席前谁为我唱起《阳关曲》,离别的愁绪随着天涯的遥远而更加浓重,无奈的是云散雨收,我倚着栏杆,东风拂面,泪眼朦胧,海棠花开后燕子才迟迟归来,这又是一番新的景致。
释义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难得重逢的感慨以及对离别愁绪的抒发,前两句以问句形式,强调了重逢的难得与心境的独特;后文则通过描绘酒醒后的慵懒、离别的愁绪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
赏析
该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情感冲突,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烛光摇曳、海棠花开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刘克庄身处乱世之中,经历了许多离别与重逢,对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重逢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