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李商隐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自古诗人太瘦生,可怜辛苦选虚名。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为了吟咏一个恰当的字眼,不惜耗费心力,苦思冥想,甚至捻断了数根胡须,自古以来,诗人大多清瘦,他们为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名声,付出了太多辛劳和代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为了创作而付出的艰辛努力,首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用极端的例子说明了诗人对文字的精雕细琢,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次句“自古诗人太瘦生,可怜辛苦选虚名”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概括,表达了诗人对同行们的同情和对诗歌创作艰辛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揭示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首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文字的敬畏和尊重,次句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深刻描绘,既表达了对诗人清瘦形象的同情,也隐含了对诗歌创作艰辛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诗歌艺术的赞美,也有对诗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个人的创作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商隐深知创作的不易,也深知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而付出的艰辛,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对同行们的同情和对诗歌创作艰辛的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诗人的普遍看法,即诗人往往为了追求名声而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了健康和幸福,这种社会现象在李商隐的时代并不罕见,因此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