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戊辰即事》,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戊辰即事

宋 刘克庄

荒苔野径草芊芊,毕竟春光胜旧年。

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荒凉的青苔覆盖着野外的小路,路边的野草茂盛地生长,今年的春光终究比去年更加美好,在这广阔的世界中,又有几个人会怜惜我这衰老的身躯呢?在这三年里,我已经两次为你写下送别的诗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野外景象和作者自身的衰老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四海几人怜我老”一句,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无奈和悲凉,而“三年两作送君诗”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频繁离别的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句“荒苔野径草芊芊”通过描绘荒凉的野外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次句“毕竟春光胜旧年”则笔锋一转,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反衬人生的衰老和无常,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觅的无奈和悲凉,以及对于与友人频繁离别的深深不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刘克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他自身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无奈和悲凉,也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