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某园扉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圆扉草绿时。
旧日金銮同唱第,即今烟树各天涯。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在这草木葱茏的时节,我轻轻推开这扇圆形的园门,心中不禁涌起对那些记载着历史功过的典籍的感慨,想当年,我们一同在皇宫的金銮殿上高中进士,如今却各自散落天涯,如同这园外的烟树一般,遥不可及。
释义
还将方策汗青语:方策、汗青均指史册,这里表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拈出圆扉草绿时:拈出,即指出、提起;圆扉,指圆形的园门;草绿时,即草木茂盛的时节,通常指春天。
旧日金銮同唱第:金銮,指皇宫的金銮殿;唱第,即科举考试中举后唱名公布名次。
即今烟树各天涯:烟树,指远处的树木,因远望而显得朦胧如烟;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游览某园时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回忆往昔的科举经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还将方策汗青语”以历史的厚重感开篇,引出对过往岁月的思考;次句“拈出圆扉草绿时”则以眼前的春景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昔日的同窗之谊和如今的各奔东西,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虽曾一度步入仕途,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直言敢谏而屡遭排挤,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所作,通过回忆往昔的科举经历和同窗之谊,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还将方策汗青语”也透露出他对历史、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