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雪梅
宋·杨万里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醉挥两袖拂银汉,梢头万斛冷不融。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一代宗匠,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译文
醉意中挥动两袖,仿佛拂过了银河,而那枝头的积雪,仿佛有万斛之重,冷得无法融化,是谁将平地上的万堆白雪,剪刻成了这漫天飞舞的雪花?
(注:此译文主要针对“醉挥两袖拂银汉,梢头万斛冷不融”两句进行翻译,因为这两句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所在,整首诗的其他部分也描绘了雪梅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但在此不做详细翻译。)
释义
“醉挥两袖拂银汉”:诗人以醉态挥动衣袖,仿佛能够拂动天上的银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陶醉和豪迈情怀。
“梢头万斛冷不融”:枝头的积雪厚重无比,仿佛有万斛之重,冷得无法融化,形象地描绘了雪景的壮丽和寒冷。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景的壮丽和诗人的豪迈情怀,诗人以醉态挥动衣袖,仿佛能够拂动天上的银河,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雪景的陶醉,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和浪漫情怀,而“梢头万斛冷不融”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雪景的寒冷和壮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赏雪景时所作,当时,诗人身处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雪景的佳作,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将雪景的壮丽和寒冷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