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筠庵
宋·释绍嵩
满园亭榭都参遍,秪有筠庵第一凉。
竹色溪阴遮几席,茶烟松韵满僧房。
客来莫道无佳句,兴至何妨共一樽。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逢。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寺庙生活与自然风光,其作品多反映禅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高僧。
译文
我已经游览遍了园中的每一处亭台楼阁,但只觉得这座竹制的庵堂最为凉爽宜人,竹影婆娑,溪水阴凉,遮蔽了室内的几案与坐席;茶香袅袅,松涛阵阵,充满了整个僧房,客人来访时,不要说这里没有优美的诗句,兴致来时,我们不妨共同举杯畅饮,这样的境界只怕天上才有,人间难得遇见几次啊!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筠庵(竹制的小屋)的清凉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满园亭榭都参遍,秪有筠庵第一凉”一句,既展示了诗人游历之广,又突出了筠庵的独特魅力,后文则进一步通过竹色、溪阴、茶烟、松韵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新脱俗、超凡入圣的意境。
赏析
本诗以“凉”字为核心,通过对比与烘托的手法,展现了筠庵的与众不同,诗人先言“满园亭榭”,再突出“筠庵第一凉”,既突出了主题,又增强了艺术效果,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竹、溪、茶、松等,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中的画面,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追求,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可考,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热爱与追求,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更是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与禅理之中,筠庵作为他修行与创作的场所,无疑承载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筠庵中感悟自然、体悟禅理后的一种情感抒发与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