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念子抄诗苦,借与朝阳小半窗。全诗是什么?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小轩窗

宋·叶绍翁

天公念子抄诗苦,借与朝阳小半窗。

风露满庭人迹少,一双蝴蝶过东墙。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官,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唱和,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稿》等。

译文

上天念及我抄诗抄得辛苦,特意借给我朝阳映照的小半扇窗户,庭院中风露满布,人迹稀少,只有一双蝴蝶飞过东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抄诗时的情景与心境,首句“天公念子抄诗苦”,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上天对诗人抄诗辛苦的体谅与同情;次句“借与朝阳小半窗”,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透过小窗洒在书桌上的情景,为抄诗的环境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明亮,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静谧与蝴蝶的轻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抄诗时的情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首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上天赋予人性化的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抄诗辛苦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次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朝阳”与“小半窗”的意象,将阳光与抄诗的场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庭院的静谧与蝴蝶的轻盈,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含蓄而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抄诗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与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与心境有关,叶绍翁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热爱诗歌创作,常常在抄诗的过程中寻找灵感与慰藉,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抄诗时的情景与心境,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与深刻领悟,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可能正面临着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或挑战,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