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蓬深闭膝难安,四面千峰不得看。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舟中夜坐

明 · 张岱

船蓬深闭膝难安,四面千峰不得看。

水气昏昏雾气漫,孤灯照影夜漫漫。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古剑老人等,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富足的生活,喜好游山玩水,通晓音乐戏曲,明亡后避居山中,以著书自娱,不仕清朝,他的小品文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人情和过去的生活琐事,文笔清新,饶有情趣,风格独特,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译文

船篷紧紧关闭着,膝盖难以舒适安放,四周的千座山峰都无法观赏,水面上弥漫着昏沉的水汽和雾气,孤独的灯火映照出长长的身影,夜晚显得如此漫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乘坐小船时的情景,船篷紧闭,使得诗人感到膝盖难以舒适地放置,同时因为船篷的遮挡,四周的壮丽山峰也无法尽收眼底,水汽和雾气交织在一起,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朦胧而昏沉,在这样的夜晚,只有一盏孤独的灯火陪伴着诗人,映照出他长长的身影,夜晚的寂静和漫长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夜晚乘船时的孤独和无奈,船篷的紧闭和山峰的不可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封闭和对外界美好事物的隔绝,水汽和雾气的弥漫,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昏沉和压抑,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只能依靠一盏孤独的灯火来度过漫长的夜晚,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被深刻地表达出来。

这首诗也体现了张岱作为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的独特风格,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瞬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的情感带入到他所描绘的场景中,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岱的生平经历有关,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经历了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夜晚乘船时的孤独和无奈,可能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描绘夜晚乘船的情景,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