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荷花
宋·王安石
四叶青蘋点绿池,千重翠盖护红衣。
晓来风定还相倚,月过东窗梦初醒。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王安石虽有多首咏荷之作,但此句并非出自其任何已知作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力图富国强兵,减轻人民负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的发起者,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著称,风格峻切简劲,笔力雄健,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独到之处。
译文
四片青色的荷叶点缀在碧绿的池塘中,层层叠叠的荷叶像翠绿的盖子一样保护着荷花那鲜艳的红色花瓣,清晨时分,风停了,荷叶与荷花相互依偎,月亮从东窗掠过,我从梦中初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荷叶与荷花的景象,展现了夏日荷塘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四叶青蘋点绿池”描绘了荷叶在池塘中的点缀作用,次句“千重翠盖护红衣”则进一步强调了荷叶对荷花的保护,同时也用“千重”形容荷叶之多,用“翠盖”形容荷叶之绿,用“红衣”形容荷花之艳,形象生动,后两句则通过“风定还相倚”和“月过东窗梦初醒”的描写,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美景,通过荷叶与荷花的相互映衬,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某个夏日清晨,漫步于荷塘边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政治上的压力或生活中的困扰,而眼前的荷塘美景却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他灵感迸发,写下了这首描绘荷塘美景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安石内心深处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