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九十今强半,又约芳菲隔岁期。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寄怀

唐·李商隐

风光九十今强半,又约芳菲隔岁期。

柳色半开新雨后,花容初绽晓风时。

远山如黛添新翠,近水含烟染旧姿。

莫道春光无限好,人生何处不别离。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春天的风光已经过去了大半,又约定了明年芬芳的花期,新雨过后,柳枝半开,呈现出嫩绿的新色;清晨的微风中,花朵初绽,娇艳欲滴,远山如同黛色一般增添了新的翠绿,近水含烟,染上了旧时的姿态,不要说春光无限好,人生的道路上何处没有别离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别离的感慨,首联“风光九十今强半,又约芳菲隔岁期”点明了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半,并约定了明年的花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色新雨、花容晓风、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别离的感慨,认为即使春光无限好,人生的道路上也难免有别离。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别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春天的景色跃然纸上,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尾联的“莫道春光无限好,人生何处不别离”更是点睛之笔,将全诗的主题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和别离,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他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又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和离别的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