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天关
唐·施肩吾
羲和挥斧斫云关,取将一道天光还。
岂但仙家能缩地,方壶元自近尘寰。
作者简介
施肩吾,唐代诗人、道士,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元和十五年(820)进士,世称“施状元”,后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道,为当时著名道士,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传世。《全唐诗》收其诗一卷。
译文
羲和挥舞着斧头劈开了云中的天门,取回了一道天光回到人间,这不仅仅是仙家才能做到的缩地成寸,原来那仙境方壶本就离尘世不远。
释义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借指掌管日月的神仙。
挥斧斫云关:形容羲和用斧头劈开云雾,打开天门。
取将一道天光还:指羲和将天光带回人间,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缩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术,能使遥远的距离缩短。
方壶元自近尘寰:方壶,传说中的仙境;元自,本来;尘寰,尘世,这句意思是仙境本来就离尘世不远。
赏析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描绘羲和挥斧劈开天门、取回天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希望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借此寓言,表达了仙境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找到通往仙境的道路,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施肩吾作为一位道士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了道家思想和神话传说,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学道期间,对人生、宇宙、仙境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通过描绘羲和挥斧劈开天门、取回天光的神话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光明、希望、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是施肩吾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