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全诗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友人别舍

唐·李商隐

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

烛影摇红夜色浓,离愁别恨绕心中。

青山不改人如故,绿水长流意自同。

他日重逢应未远,相思梦里再相逢。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具有较深的象征意义,善于通过隐晦曲折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译文

三年之后我再次拜访,有幸与你重逢,虽然我们住在两所相邻的宅邸,但也只是偶尔互通音讯,夜晚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浓重的夜色,我的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青山依旧,人的情感也没有改变;绿水长流,我们的心意依然相通,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重逢,在梦中我也会继续思念着你,期待着再次相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首联“三年再谒一番逢,两舍相望几讯通”点明了时间间隔和双方的联系;颔联“烛影摇红夜色浓,离愁别恨绕心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颈联“青山不改人如故,绿水长流意自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尾联“他日重逢应未远,相思梦里再相逢”则寄托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通过描绘夜晚的烛光、夜色以及内心的离愁别恨,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诗人还通过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坚定和永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对友情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再次拜访了多年未见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激动,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上分析均基于题目要求和假设情境进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