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西湖
宋·杨万里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山水自相宜,楼台映碧空。
清风扶柳绿,明月照荷丛。
何处无佳景,游人自醉中。
(注:“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这两句并非杨万里现存确切作品中的完整诗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杨万里的诗风和西湖的主题,创作了这首假托之作,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译文
西湖虽然历经岁月变迁,但依然以它那美丽的容颜迎接着人们,不必等到花开时节,那十里长堤上繁花似锦的景象,山水之间自然和谐,楼阁亭台倒映在碧蓝的天空下,清风轻抚着嫩绿的柳枝,明月照耀着荷塘中的荷叶与荷花,哪里没有美丽的景色呢?游人们在这如画的景致中陶醉不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强调了西湖不仅以花时十里红的盛景著称,更在于其山水楼台的自然和谐之美,以及清风明月下的宁静与雅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四季皆美的特点,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开篇,既点明了西湖的悠久历史,又突出了其不以花时盛景为限的美丽,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楼台、清风、明月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雅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假托之作,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杨万里真的写过这样的诗,那么他很可能是在游览西湖时,被西湖的美景所打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南宋时期的西湖,作为杭州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对西湖的美景自然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因此创作出这样一首赞美西湖的诗篇也是合情合理的。